實驗室玻璃器皿的清洗是實驗準備過程中的重要環節,直接影響到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因此,了解和執行正確的清洗步驟及注意事項至關重要。以下是關于實驗室玻璃器皿清洗需要注意的細節:
一、預清洗
1. 去除殘留物:在清洗前,需將玻璃器皿中的殘留物傾倒干凈,并盡量刮除粘附在壁上的固體物質。這一步驟可以避免在清洗過程中這些物質溶解于水,影響清潔效果。
2. 沖洗:使用自來水將玻璃器皿沖洗干凈,去除易于清除的污漬和化學殘留。注意要沖洗內壁、底部及難以觀察的角落。
3. 浸泡:對于有頑固污漬的器皿,可以預先用適量的清潔劑或特定的去污溶液浸泡以軟化污漬,從而簡化后續的清洗工作。
二、主清洗
1. 清洗劑的選擇:根據玻璃器皿的使用目的和污染程度選擇適合的清洗劑。通常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類清洗劑適用于大部分情況,但對于油脂等難清洗的物質,可能需要特殊的清洗劑。
2. 清洗工具:使用軟毛刷或海綿對器皿內外進行仔細刷洗。對于口徑小、不易伸手進入的器皿,可使用瓶刷清潔器。
3. 注意力度:在清洗時應輕柔操作,以免損壞玻璃表面。尤其是對于刻度線、標記字母等易受損的部位應格外小心。
4. 溫度控制:適當提高清洗液的溫度有利于提高清洗效率,因為高溫可以加速油污的皂化和清潔劑的作用,但要注意玻璃材質對溫度的耐受性。
三、沖洗與干燥
1. 充分沖洗:使用大量自來水沖洗清潔劑,注意檢查器皿內外無泡沫為止。必要時可以多次沖洗。
2. 無菌水的漂洗:對于要求無菌或用于敏感實驗的玻璃器皿,最后一道沖洗應使用無菌水或者蒸餾水。
3. 干燥:將洗凈的玻璃器皿倒置在干燥架上或用干燥器干燥。避免使用臟的或潮濕的布擦拭,以防污染。
4. 適宜存儲:確保玻璃器皿干燥后,再進行妥善存放。干燥能防止水漬和霉菌的生長。